電影《愛的萬物論》(The Theory of Everything) 改編自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的第一任妻子簡·霍金的回憶錄《Travelling to Infinity: My Life with Stephen》。這部電影講述了他們兩人的愛情故事,從相識、相戀、結婚生子,直到最終分離。由艾迪·瑞德曼和費莉絲蒂·瓊斯主演,這部電影並未聚焦在霍金的科學成就,而是陳述他與簡之間的情感。
我第一次在HBO頻道上看到這部片時,電影剛好才剛開始,我便決定坐下來看完。沒想到,被電影最後一幕觸動,讓我淚流滿面,片尾字幕都結束後,眼淚還持續了十幾分鐘。當時的我還無法完全理解是什麼讓我如此感動,但如今再回想,這部電影除了呈現愛情中的無私奉獻與人性的堅強,最後兩人對過去彼此複雜情感的釋然,化為友情的感激與愛護,才是我眼淚決堤的原因。
#以下所有的想法心得解釋都是「我覺得」
#所有圖源來自網路
#劇透有雷
愛的義無反顧:簡與霍金的初遇與愛情
史蒂芬·霍金被診斷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也稱為漸凍人症),這種病使他的身體逐漸喪失功能。然而,在霍金的病情出現之前,他只是劍橋大學的一位普通物理學學生,充滿了自己獨特的浪漫和對宇宙的好奇心。霍金與簡在大學相識,那時,簡還是一個充滿文藝氣息的女子,兩人的故事由此展開。
電影中有一幕讓人印象深刻。當其他學生在舞會上翩翩起舞時,霍金對簡說:「你知道嗎?因為洗衣粉裡含有螢光劑,所以在紫外線燈光下,男士襯衫會比女士洋裝更亮眼。」這樣獨特的浪漫引發了簡的好奇和欣賞,第二天,霍金在簡家門口放了一盒洗衣粉,這種物理學的幽默讓簡對他更加傾心。
他們的愛情故事由此拉開序幕。雖然霍金的話題總是圍繞著宇宙和天文,但簡依然被他的才智和內心的浪漫所吸引。這樣的愛情雖然與眾不同,但正因如此,它也顯得格外真誠。然而,所有愛情故事中,總有難以預料的轉折點。霍金在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前,被診斷患有漸凍人症。醫生告訴他,剩下的生命可能只有兩年。
面對病痛與孤獨:簡的勇敢選擇
霍金得知病情後,開始封閉自己,陷入無邊的孤獨與痛苦之中。對他來說,這場疾病不僅會奪走他身體的機能,還會讓他成為無法與外界溝通的「有思想的軀殼」。這段話揭示了這種疾病的殘酷性:它不僅摧殘身體,還讓人陷入心靈上的無助與孤獨。
然而,簡並沒有被霍金的病情嚇退。在知道了一切之後,簡毅然選擇站在霍金的身邊,為他擦拭眼鏡,幫助他打開心防。面對周圍人對這段關係的反對,簡只說了一句「我愛他」。即使醫生預測霍金只剩下兩年的生命,簡依然堅定地想要陪他走過每一分每一秒。
兩人最終結婚,組建了家庭,並有了孩子。霍金的父親對簡說:「你可能低估了這段婚姻的困難。」簡回答:「我比你想像的堅強。」
愛的柴米油鹽:婚姻的挑戰與日常瑣碎
愛情往往能讓人無所畏懼。無論是病痛、困難還是死亡,愛的力量都能超越一切。然而,日常生活中的瑣碎事物卻往往成為考驗愛情的最大挑戰。
婚後,簡肩負起了照顧霍金與孩子的責任,還要處理家務。隨著時間的推移,霍金的知名度逐漸提升,成為劍橋大學的教授,並發表了許多具有影響力的著作。他的成就與家庭的收入一同增加。然而,對簡而言,這段婚姻中的操勞卻不曾減少。從最初的兩年延長到五年、十年,最終甚至是二十年,簡的生活日復一日地在照顧家庭與霍金的需求之中消耗殆盡。
隨著時間推移,兩個新角色的出現讓簡的生活出現了轉變。首先是強納森,一位教堂的唱詩班導師。簡在參加唱詩班時結識了他,並開始與他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強納森也逐漸成為簡在困境中的精神支柱,並幫助她照顧霍金和孩子。
第二個角色是伊蓮,一位霍金的專職看護。伊蓮的出現讓霍金的生活有了新的活力,兩人也逐漸發展出了一種更深的情感。這讓霍金與簡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加大。
愛的退讓成全
經過了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簡在霍金的第二次重病時展現了她的堅毅。當醫生告訴簡,如果不進行手術,霍金將面臨死亡。簡堅決地要求醫生挽救霍金的生命,即便手術後霍金會失去語言能力。
隨著伊蓮逐漸融入霍金的生活,霍金決定邀請伊蓮陪他一起前往美國,並向簡告知了這一計劃。簡的反應出奇地平靜,只淡淡地說了一句:「我愛過你,我盡力了。」只一句便道盡一切,這二十五年來的付出都是因為愛,二十五年前我愛你,二十五年後變成我愛過你。
簡的眼眶含淚,二十五年來讓簡折磨的不僅是照顧霍金與照顧家庭,簡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霍金則是無神論者,簡的主修是文學,霍金則是滿口的天文宇宙與科學知識,所有辛酸苦楚不足為外人道,因為愛可以克服一切,直到「愛」成了「愛過」,兩個人都知道應該放手了。 對於簡而言,這是她二十五年來第一次選擇為自己而活。而對於霍金而言,這段婚姻的結束是他對簡的成全,讓她重新獲得自由。
愛的不同樣貌:兩人的重逢與成長
數年後,霍金接受英國女皇授予的勳章。陪伴霍金前往的並不是伊蓮,而是簡。一如過去二十幾年的習慣,簡彎下身子,為霍金將鏡片擦乾淨,霍金看著他們的三個孩子,對簡說:「Look what we made.」(看看我們共同創造的這一切)這句話是回顧,也是感謝。
影片的結尾,鏡頭拉遠,時光開始倒轉。從霍金的手術、第一個孩子的出生、兩人的結婚典禮、舞會,最後回到在兩人初次相見對望時。 霍金窮極一生都在尋找宇宙的起點,試圖用方程式解釋萬物的運行。然而,無論他如何嘗試,他也無法讓時間真正倒流。時間只會向前走,改變我們的身體、外貌、想法和感情,改變我們對愛的認識,無法逆轉,從不回頭,否則我們多想讓時光倒流,讓畫面停駐在最美的那一刻?
愛的永恆與無悔
自從我第一次在HBO上看完這部電影後,我又看了這部片好多次,。每一次的重看都讓我有新的感悟。儘管不再像第一次那樣流淚,影片的結尾總是觸動我的心靈。
可能和霍金一樣,每個人有幾個想要讓時光停駐的美麗時刻,卻因時間的流動性終究會逝去,只能成為回憶,可是後悔嗎?我想霍金和簡都不會,從深情的陪伴,到最終的放手與成全,都是愛的不同面貌。
電影中的表演也令人印象深刻。艾迪·瑞德曼憑藉他對霍金的出色詮釋贏得了奧斯卡與金球獎的最佳男主角獎。他精湛的演技將霍金在面對疾病與科學追求時的掙扎表現得淋漓盡致。費莉絲蒂·瓊斯也成功地將簡這個角色詮釋得充滿力量與情感。
《愛的萬物論》不僅是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它更是關於勇氣、成長與人性韌性的故事。儘管其中有些情節可能與現實有所出入,但電影的初衷是觸動觀眾,而這部電影無疑做到了。
其他傳記電影心得:
《梅艷芳》傳記電影-緬懷香港繁榮光景,可惜人物刻劃不足
《藥命俱樂部》-我要把握每次感動,如果還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