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金錢男孩》之前,我沒有做太多功課,只是在金馬獎入圍名單中多次看到這個片名。這讓我充滿好奇心,於是當電影上映時便馬上去觀賞。我經常因為獎項提名而看電影,這種選片方式讓我發現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好片。《金錢男孩》就是其中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儘管它不是主流的商業大片,但它所展現的深度與內涵,讓我覺得它的金馬提名實至名歸。
#以下所有的想法心得解釋都是「我覺得」
#所有圖源來自網路
#劇透爆雷
以旁觀的角度,理解金錢男孩的生活面貌
整部電影大部分時候都用了一種旁觀者的視角,透過冷靜的鏡頭語言,展示了性工作者的生活樣貌,我們得以一窺金錢男孩在愛情、家庭、社會地位及內心壓力之間的掙扎。在思想觀念未完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他們是必須承受極大壓力及異樣眼光的群體,而電影在梁飛的故事線上,逐步引導觀眾深入這些男孩的生活與內心世界。
故事圍繞著柯震東飾演的主角梁飛展開。他從踏入這個充滿誘惑與危險的圈子開始,逐步帶領觀眾深入理解這些金錢男孩內心的複雜情感。電影裡,梁飛被林哲熹飾演的曉來帶入這個圈子,兩人成為戀人並一同工作,梁飛在意外發生後選擇獨自逃離,而曉來則因這場意外而瘸了一條腿。這段關係中充滿了相互依賴與痛苦,而這也是電影核心的情感基調——既想抓住愛與歸屬感,但同時又不斷受到社會壓力和個人抉擇的折磨。

他們的愛與痛苦:想要抓住卻無法擁有
梁飛想要抓住每一個他愛的人,無論是家人還是戀人,飛試圖控制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身邊人的命運,但最終他一無所有。戀人離去、家人離世,工作也逐漸剝奪了他的人性,只剩下物質的光鮮和靈魂的空虛。電影結尾的那聲門鈴,誰站在門外已經不再重要,因為梁飛早已被生活磨成了無法感知的軀殼。

鏡頭語言與定點不動的敘事方式
《金錢男孩》的步調相對緩慢,使用許多定點不動的鏡頭。這些鏡頭設計除了捕捉角色的肢體動作與位置關係,也是在呈現角色之間微妙的情感變化。例如,黃鐙輝飾演的恩客與梁龍、梁飛一起下廚的那場戲,鏡頭始終保持不動,觀眾隨著角色的動作,逐步理解誰在主導這場互動。
又或是在許多情慾戲的描繪上,從人物的位置、肢體語言,讓觀眾理解畫面中各個角色的主從、上下、或彼此牽制的關係。這樣的設計讓整部電影的步調顯得更緩慢,也讓主角的心境變化更加明顯。每一個鏡頭都是情感的切片,觀眾可以從中體會到角色的內心糾結、迷惘與矛盾。這種敘事方式給予電影獨特的冷靜感,同時也讓觀眾在觀影時感受到某種無形的壓力,如金錢男孩們所面對的壓抑生活。

短暫的自由時光:金錢男孩的片刻幸福
電影大部分的情節都籠罩在壓抑的氛圍中,然而,在一些片段裡,我們仍能窺見金錢男孩們短暫的自由與快樂。像是一場在陽光明媚、空無人車的路上,梁飛與夥伴們騎著摩托車在空曠的馬路上奔馳,這是少數幾個角色能夠完全放下束縛、享受生活的時刻。這些自由感,與他們日常的掙扎成了對比。
電影結尾的舞池場景更是迷幻,梁飛隨著音樂擺動身體,閉著眼睛、嘴角微微上揚,那一幕非常美麗,那樣的柯震東簡直令人著迷,也讓人感到既美麗又悲傷。
這些片段與電影整體壓抑的基調形成對比,凸顯了角色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壓力與內心的掙扎。他們偶爾能夠短暫地逃離,但最終還是要回到現實,面對自己的生活與靈魂的困境。

回到家鄉的寧靜時刻
電影中還有一些細膩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梁飛回到鄉下老家時,坐在家門前吃著姐姐煮的麵,路旁不知是否有人飼養的小狗,搖著尾巴來討要兩口肉絲,這是他生活中為數不多的平靜時刻。梁飛對家庭仍有依戀,卻也對未來充滿未知。這種生活中平淡的幸福,也對比了他在城市中經歷的壓力與孤獨。
同樣,電影中多次出現水流的畫面,象徵著時間的流逝與生活的無法掌握。水流看似清澈平靜,但實際上可能潮流暗湧,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將流向何方,如同梁飛的內心世界,看似順應著時間與命運的安排,實則內心充滿了掙扎與不安。

柯震東的演技再上一層樓
柯震東在這部電影中的演出無疑令人驚豔。他成功地展現了梁飛這個角色的多面性,從最初的青澀、到後來的麻木與內心的空虛,柯震東的細膩表現為角色注入了深度。電影中的梁飛一方面表面光鮮,努力迎合客戶,另一方面內心卻充滿著矛盾與痛苦。他的悲傷與無奈,通過柯震東的演技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特別是柯震東在處理角色的內心掙扎時,劇本沒有提供過多台詞,柯震東通過細微的肢體動作與表情變化,將角色的情感層層剝開,像是他的悲傷已經不能用言語訴說,被壓抑的情緒幾乎要溢出螢幕,讓整個影廳近乎窒息,千言萬語都化做沉默,讓觀眾在沉默中感受到角色的孤獨與無助。

結語
《金錢男孩》並不是一部輕鬆的電影,它描述了一個充滿壓力、孤獨和掙扎的社會,通過定點鏡頭、緩慢的敘事節奏,展現了金錢男孩這個群體的內心世界。柯震東的出色表演更為整部電影增添了深度與張力,使得《金錢男孩》成為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儘管電影中有些細節,如口音和部分演員的選擇,讓我稍感出戲,但整體來說,《金錢男孩》依然是一部值得推薦的電影,讓我們重新看到那些在社會邊緣掙扎求生的靈魂。
其他國片心得:
《消失的情人節》觀後感:路上尋找我遺失的美好
《腿》電影觀後感:黑色幽默與愛的荒誕探索
《孤味》觀後感:以愛與傷痕交織的人生故事
《緝魂》觀後感:當科學遇上靈魂,誰能逃脫生死輪迴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