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噩夢》觀後感:充斥性別歧視以及對女性的深層惡意

目錄

剛看完《愛的噩夢》的時候,還為劇情的反轉和工整的對比感到驚艷,白與黑、純潔與誘惑、控制與自由的二元對立讓故事十分有趣,兩位女主角各有問題,彼此呼應,看似是男主角的噩夢,但究竟誰是誰的噩夢呢?越想越奇怪,多次反芻,發現這部片貫徹了各項對女性的性別歧視與偏見之外,更將之合理化。

#以下所有的想法心得解釋都是「我覺得」
#所有圖源來自網路
#劇透有雷

白佳琪的控制與迷失

由項婕如飾演的白佳琪,起初展現出純潔、天真的形象,卻因潔癖、強迫症和控制欲顯得越來越讓人不安。她拒絕婚前性行為,要求男主角配合她的所有生活習慣,這種極端的控制導致男主角出軌。白家琪為了挽回男主角,聲淚俱下表示願意改變自己,放棄吃素,大口把肉往嘴里塞,甚至試著想用身體留下男主角的心。

白佳琪被塑造的天真可愛卻又蠢笨猶如白紙,觀眾從男主角的視角,去看他與白佳琪相處的過程,當可愛的女生不再那麼可愛,當可愛的女生因為同居而暴露出的種種缺點,當我們看到白佳琪對男主角無所不在的控制,站在這個視角,讓男主角的出軌顯得情有可原,會覺得男主角選擇另外一個性格好,身材也好的女生,似乎是很合情合理的事情。

但出軌怎麼會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若今天男主角無法承受女主角的控制,正常的情侶應該都要先溝通,若無法溝通、找不到平衡點沒辦法妥協,那麼分手也是一種解決方式,而不是直接背著白佳琪和另外一個女生相處。

林艾璇的矛盾角色

男主角的出軌對象林艾璇也是一個複雜的角色,她雖然事業成功,但在感情中卻顯得軟弱無力,需要男主角的「救贖」,而且背著未婚夫與男主角出軌,彷彿這樣子的設定,男主角的不道德性便因此而降低。

這個時候男主角的感情迎來了一個抉擇,原本以為男主角會在正宮和小三之間二選一,沒想到男主角醒來,身邊躺著的是他網路上的女神,名為黑澤由里的網紅攝影師。

黑澤由里:完美女神背後的瘋狂

黑澤由里外型亮眼、賢慧又體貼,會幫男主角準備三餐、打掃家裡、男主角家裡的日常用品也是他幫忙準備、送男主角上下班、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還會體貼的幫男主角省錢,也沒有像白佳琪那樣的控制欲,幾乎是一個完美的情人。但在這完美形象的背後,電影又賦予了黑澤由里迷信且瘋狂的性格,而男主角是怎麼發現的呢?

男主角跟蹤黑澤由里,趁黑澤由里不在家時,闖入黑澤由里家中偷窺並裝設針孔攝影機。這是一個正常的男朋友會做的事情嗎?這根本就是個變態!我都搞不清楚,在別人家中裝針孔攝影機,跟出軌比起來?到底哪一個比較噁心?這時候男主角就後悔離開白佳琪了,開始想起白佳琪的好,至少白佳琪什麼事都開誠布公,規定一條條的都明列清楚,不會騙男主角喝符水,因此,男主角想要回到白佳琪的身邊,最後男主角有沒有回到白佳琪身邊呢?《愛的噩夢》給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讓觀眾自行解讀猜測。

性別刻板印象與電影的深層惡意

剛看完整部電影,一開始覺得《愛的噩夢》想要傳達的是,每次抉擇都必須付出相對應的代價,當然這是非常淺層的理解,而當我不斷的回想電影中對幾位女性人物的塑造,就越來越搞不清楚這部電影的核心含義是什麼,也一再的感受到電影對女性的扁平想像與惡意。

為什麼說是惡意呢?這部電影中的3位女性角色—白佳琪、林艾璇和黑澤由里—無一例外地在出場時符合男性的理想化形象,但隨著劇情發展,她們的「缺陷」被逐步暴露。這些角色設定傳遞了一個訊息:女性無論多麼理想,最終都會顯露出不為人知的醜陋面,而男主角在這些關係中的問題則被合理化或淡化。這種刻板印象和性別歧視在當前追求平權的社會中,顯得格外刺眼。

《愛的噩夢》試圖通過劇情反轉和角色塑造來探索人性,但卻在無意中(或有意?)加深了對女性的歧視,女性角色的行為被極端化和妖魔化,男主角的道德問題卻被合理化,即便電影試圖呈現出開放式結局,讓觀眾自行解讀,卻無法掩蓋對女性刻板印象的深刻烙印。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一個熱愛白熊、從事行銷工作、有強迫症的射手座女子建立的網站,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及主觀意識,請小心服用 ˊ_>ˋ

聯絡方式
dinaguo099@gmail.com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