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將濃厚思念藏在戲謔之中

目錄

這部電影於2010年上映,距今已經12年,剛上映時看這部電影,看不懂電影裡的悲傷,只看懂了喪禮期間那些忙亂荒誕,明明親人走了,儀式卻好不熱鬧,誦經、搖鈴、拜飯、燒紙,整日不停歇的各種聲音,長大後再看一次我才看懂,除了戲謔的黑色幽默,這部電影還乘載著遺族未曾說出口的思念。

#以下所有的想法心得解釋都是「我覺得」
#所有圖源來自網路
#劇透爆雷

超渡的是亡者還是遺族?

我常常覺得,傳統的喪儀目的除了超渡亡者,更多時候,是為了安慰被留下來的遺族,我們跟著和尚道士念經、做旬,期望將功能迴向給亡者,讓他們得以前往西方極樂,享受寧靜與安詳,我們燒腳尾錢、燒上億的庫錢、燒元寶金條蓮花、燒紙房子紙車子金童玉女,甚至還有紙紮的3C產品、飛機郵輪、鞋襪服飾,希望亡者在另一個世界可以住的舒舒服服,享有一切奢華,快活度日,我們相信或者半信半疑,肉體消逝的他們,靈魂會前往另一個世界,相信我們在現世送出的東西亡者收得到,相信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會好好的。

有時要哭、有時不能哭

有時候要哭,表示你很難過,很捨不得,有時候不能哭,說法是不能讓亡者看到你的眼淚,會讓他們有牽掛,沒辦法放下,捨不得離開,所以是不是亡者的靈魂必須要離開?不能陪伴在遺族身旁,必須前往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所謂「圓滿」?那我好想知道,西方極樂世界是哪裡?有接駁車嗎?火車?高鐵?還是客運?只進不出?還是亡者能自由往返?想念的時候,會不會回到家裡看一看在世的親人?

經歷過台灣傳統喪儀,會對這部電影呈現出來的習俗特別有感,有許多看似不合時宜的儀式,還是會出現在葬儀社的包套服務中,從小到大我最不能理解的便是孝女白琴,遺族的悲痛要如何從他人口中訴說?而我個人經歷過的印象深刻的儀式,稱做「做藥懺」,是病逝的人才會有的法事,法師作法、煮中藥,將藥餵給代表亡者的小紙人喝過,然後倒掉剩下的藥,再打破藥罐,代表亡者身體已經康復,從今往後都不會再用到,就像電影最初的旁白,「今嘛你的身軀攏總好了,無傷無痕,無病無煞,親像少年時欲去打拚。」

父愛體現在生活點滴

許多人應該對騎摩托車載著父親遺照那段對比非常有感覺,以前是父親機車後座載著放學回家的女兒,好吃的東西因為只有一份所以特地留給女兒,還特地交代不要讓哥哥知道,女兒說自己滿18歲,於是父親讓女兒坐在前座,教女兒騎機車,自己坐在女兒後座穩住機車,多年後父親還是在女兒後座,只是當年那個在後座愉快高歌的父親,已經變成一張遺照。

而我自己最感動的片段,則是女兒回到中部老家,到夜市找父親及哥哥那段,父親看到女兒把高跟鞋脫掉後無鞋可穿,馬上將自己腳上的藍白拖給女兒穿,自己赤腳走在路上,那樣自然而然的疼愛與付出,女兒也自在地穿上父親的拖鞋,不需任何言語即顯深厚的父女之情。

因為常常忘記,所以想起時又一陣刺痛

父後七日這部電影原是一篇散文,後來才發展成一部長篇電影,導演劉梓潔便是散文的原著作者,原著裡寫著「有時候我希望它更輕更輕。」「於是它又經常不知不覺地變得很重。」對其他人來說又何嘗不是?至少對我而言也是。希望失去、離別這件事,輕盈得像未曾在生命中出現過、存在過,可當突然想起親人已不在的事實,甚至更細節的,例如冰冷的遺體、燃燒紙錢的氣味、旁人嚎啕或細碎的哭聲,佈滿會場的輓聯、花圈、罐頭塔,帶著傷痛的記憶倏地全部湧上,不留一點空隙,沉重的讓人無法呼吸,可終究還是得收拾好情緒,繼續把日子過下去。

結語

這是一部我個人非常喜愛的電影,電影雖為散文的改編延伸,但無太大幅度的改動,承襲相同的節奏與風格,許多時刻會讓人莞爾一笑,看完之後卻也感慨萬千的作品,如果你經歷過台灣傳統喪葬習俗,那非常推薦這部電影,可以好好地哭一哭笑一笑。

父後七日 電影預告片(正式版)

其他國片心得:
《咒》-2022高水準的本土恐怖電影
《美國女孩》-細膩動人的台灣家庭風貌
《金錢男孩》-男同志性工作者的悲傷情歌
《消失的情人節》-一路上尋找我遺失的美好
2020國片《腿》-愛是種近乎幻想的真理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Scroll to Top